2014年7月13日星期日

佩玉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这种重要地位的形成首先是与中国人的观念理想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的。早在新石器时代,玉作为一种“美石”,就与祭祀礼仪等观念性的活动联系在了一起,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代,本为自然物质的玉石被人为地赋于了丰富的玉文化内涵,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的儒家思想中,把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内容与玉的天然物理性能相比附,于是出现了玉有五德的学说。

在《礼记·聘义》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君子贵玉而贱珉(一种近似于玉的石头)呢?是不是因为玉希少而珉多的缘故?孔子回答说:“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长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孔子的意思是说:不是因为珉多才被轻视,玉少才被重视。这是由于古来的君子都把玉比拟为道德,象征着德行的缘故。接下来孔子就对玉的十一种象征一一作了解说,认为玉质温柔滋润而有恩德,象征仁;坚固致密而有威严,象征智;锋利、有气节而不伤人,象征义;雕琢成器的玉佩(翠雕工艺)整齐地佩挂在身上,象征礼;叩击玉的声音清扬且服于礼,象征乐;玉上的斑点掩盖不了其美质,同样,美玉也不会去遮藏斑点,象征忠;光彩四射而不隐蔽,象征信;气势如彩虹贯天,象征天;精神犹如高山大河,象征地;执圭璋行礼仪,象征德;天地下没有不贵重玉的,因为它象征着道德。《诗经》上就说:经常谈论君子佩玉,温和的象玉一样。

所以,君子贵重玉。从这里可以看出,玉器早已超出了一般的审美范畴,而是作为一种观念的载体,成为儒家理论体系内核中的重要象征物,对玉的形而上的理论概括也就是在这一非同寻常的时代中基本完成了。郭宝钧先生曾总结道:“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至战国时代,这一观念体系已基本建立和比较完备,这种观念体系可以说是“后世玉器发展不衰的理论根据和精神支柱”。

正是由于玉器与道德人伦观念的密切联系,才有了“凡带,必有佩玉”、“佩玉表德”、 “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古代的帝王将相佩挂玉饰是为了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 文人骚客佩挂玉饰是为了显示风流倜傥,百姓走卒佩挂玉饰则是为了祈求平安。当今时代,社会安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佩玉的人也多了起来。这番景象,别有情趣。佩玉的老者睿智慈祥,戴玉的儿童活泼可爱,佩玉的男士气度儒雅,戴玉的女子风姿婉约。

人爱自然,故爱美玉,君子崇德,故崇玉品。赏玉归来,两袖清香。君子佩玉,此道迷人之处,在于美玉与心灵的契合,其中的乐趣溢于言表。观赏也好,把玩也罢,在心灵的空间里,多了一件中意的玉器,也就多了一份清气,少了一点烦恼,多了一份灵性,少了一点愚昧。


想购买和了解更多珠宝知识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账号:江苏省文物保护学学会

手机/微信/QQ号:13382094748

阅读是一种美德,分享是一种智慧.


阅读原文举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